原文

公曰:“和与同异乎?”对曰:“异。和如羹焉,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,燀之以薪,宰夫和之,齐之以味,济其不及,以泄其过。君子食之,以平其心。君臣亦然。君所谓可而有否焉,臣献其否以成其可;君所谓否而有可焉,臣献其可以去其否。是以政平而不干,民无争心。故《诗》曰:‘亦有和羹,既戒既平。鬷嘏无言,时靡有争。’先王之济五味。和五声也,以平其心,成其政也。声亦如味,……今据不然。君所谓可,据亦曰可;君所谓否,据亦曰否。若以水济水。谁能食之?若琴瑟之专一,谁能听之?同之不可也如是。”

——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

译文

齐景公说:“和谐跟相同不一样吗?”晏子回答说:“不一样。和谐就像做肉羹,用水、火、醋、酱、盐、梅来烹调鱼和肉,用薪柴烧煮,厨工调味,使味道恰到好处,味道太淡就添加调料,味道太浓就加水冲淡。君子吃了这种肉羹,能平和心性。君臣关系也是如此。国君认可,但其中也有不当之处的,臣下进言指出其不当之处,使合理的部分更加完备;国君不认可,但其中也有合理之处的,臣下进言指出其合理之处,去除其不当之处。因此政事平和而不违背礼制,百姓没有争斗之心。所以《诗》说:‘还有调和的好羹汤,五味兼备恰到好处。神灵来享无所指责,上下和睦没有纷争。’先王调匀五味、谐和五声,来平静内心,成就政事。音乐之道也同味道一样,……现在据不是这样。国君认为可以的,据也说可以。国君认为不行的,据也说不行。如果用清水调和清水,谁能吃得下去呢?如果琴瑟总是弹奏同一个音调,谁能听得下去呢?不应当相同的道理,就像这样。”

心得

本文选自《晏婴论和与同》,晏子针对齐景公说梁丘据与自己和谐一事,阐述了和与同的区别。晏子将和比作五味兼备而调匀的羹汤、五音共鸣而谐和的音乐,以此主张君臣之间和而不同的理论:臣子不隐君过,直言直谏;国君兼听纳谏,知错改错。倘若君臣相“同”,就像梁丘据一味赞同齐景公而不提出异议,国君就会囿于自己的想法而无法得到有益的辅佐。

和与同看似一致,实则不同。“同”是绝对的一致性,是单调、沉闷、没有活力的;而“和”是相对的一致性,是多元、统一、平衡的整体,是求同存异、相互成就的。

君臣之间应当追求和而不同。如此方能近贤良,远奸佞,广开言路,政治清明。

人与人之间应当追求和而不同。这一点后来孔子在《论语》中也有提及: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”对人而言,“和”是观念、意见的多样性统一,而“同”则是意见的完全一致。对于君子所求的“和而不同”我有两方面的理解:其一,对于某一事物,两人总体态度相近,但在某些方面或是具体细节上各持己见,在彼此交换意见、沟通思想后达成共识或是求同存异,既能和谐相处,也能帮助自己拓宽思路;其二,对于人际交往,两人之间的关系和睦友好,但是在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,坦诚表达自己的想法,也包容对方独立的见解。小人则相反,尽管表面上迎合、附和对方的意见和言论,实际上内心并不认同,只是伪装友善;或是根本没有自己独立的想法,只是见风使舵、人云亦云;更甚者并不就事论事,而是就事论人,凡在某事上意见相左者便全盘否定一无是处——放眼网络,因对一事的看法不同而上纲上线、随意攻击之人屡见不鲜,一旦因提出异议被其归为异己者,则你对其他事物的看法也将受到攻击——或就人论事,凡朋友的意见无论对错都维护,不论是非对错而认朋党利益,把意见交流变成了谄媚工具,把学术之争变成了门户之见。

国与国之间也应当追求和而不同。各国不同的国情决定了各国的差异,不能抓住这些差异不放,苛求别国与本国完全一致;应该求同存异,和平共处,互利共赢。

和而不同的理念除了应用在以上三个方面,还植根于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。家庭中“家和万事兴”,人与人和谐共处,社会上以和为贵,文化上“各美其美,美人之美,美美与共”……这其中的核心便是求同存异和接纳包容。

勇于坚守自己的立场,也尊重他人的自由;相互切磋发扬各自所长,也相互学习弥补各自所短;寻找一致之处,也包容不同之处,这样才能实现和而不同、和谐统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