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

“那是愉快的春日,人们感到难过的冬日正跟冻土一样地消融,而蛰伏的生命开始舒伸了。” 在2020年的春天,在疫情把人们隔离成寂静的孤岛时,我翻开了《瓦尔登湖》。被关在家中已然数月,此时书中所写的一花一叶、一草一木、蛙鸣鸟语都更令我艳羡了。

生活在城市的高楼里,我与梭罗眼中“太阳的光线形成了直角,温暖的风吹散了雾和雨”的景象之间,都隔着一片玻璃。我有时想,这片玻璃究竟是我们用来遮风避雨,还是大自然用来提防人们破坏呢?究竟是我们在透过窗户看窗外美丽的景观,还是大自然在透过玻璃观赏着自我禁锢的人呢?

梭罗在瓦尔登湖畔诗意地栖居,既是隐士,也是哲人,他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都有所思考。

千百年来,人们大多追名逐利历经浮沉,或是置办产业荫庇子孙;世俗的幸福固然值得珍惜,但我们忙碌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,只是为了他人和社会的认可吗?成功和幸福的标准又是什么,物质的富足真的能让我们得到满足吗?“一个人要在世间谋生,如果生活得比较单纯而且聪明,那并不是苦事,而且还是一种消遣;……我愿意每一个人都能谨慎地找出并坚持他自己的合适方式,而不要采用他父亲的,或母亲的,或邻居的方式。” 我想我们不该努力成为别人,也不必用财物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量化。“所谓的房子,衣服,其实简简单单就好,不必费劲拼了大半辈子,只为一座房。很多人,耗尽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去赚钱,竟是为了在最最不宝贵的一段时间里享受一点可疑的自由。”

我们最怕光阴虚度,碌碌无为;但碌碌无为如何定义,或许也值得思考。当你发呆时,总被人说浪费时间;他们不会在乎你是在沉思冥想还是放空身心,在意的是你此刻停止了物质产出,付出时间却没有可见的回报。“一个人物质生活的丰富并不能带来心灵的纯洁和净化,只有追求精神境界的高尚才能丰富人的内心。” 自由和快乐,这样最现实的精神满足,也许更加弥足珍贵。“如果你欢快地迎来了白天和黑夜,生活像鲜花和香草一样芳香,而且更有弹性,更如繁星,更加不朽,——那就是你的成功。最大的益处和价值往往都受不到人们的赞赏。我们很容易怀疑它们是否存在。我每天生命的最真实收获,也仿佛朝霞暮霭那样地不可捉摸,不可言传。我得到的只是一点儿尘埃,我抓住的只是一段彩虹而已。”

城市化日益加快,土地愈发珍稀,高楼拔地而起,我们逐渐远离大地,远离自然。越来越多的农田湿地被沥青石板掩盖,越来越多的泥土、野花被换成鹅卵石和园艺花卉。我们变得如同金丝笼中雀。这样卫生精致的“城市景观”生活环境真的是我们需要的吗?我看着梭罗笔下“牛蛙呜叫,邀来黑夜,夜莺的乐音乘着吹起涟漪的风从湖上传来。摇曳的赤杨和松柏.激起我的情感,使我几乎不能呼吸了”的自然生活,想起小时候在乡间外婆家的清风明月,心生怀念。人们的生活不应该远离自然,“如果在我们度过白昼和黑夜时,有更多时候是和天体中间没有东西隔开的,如果诗人并不是在屋脊下面说话说得那么多,如果圣人也不在房屋内住得那么长久的话,也许事情就好了。鸟雀不会在洞内唱歌,白鸽不会在棚子里抚爱它们的真纯”,而更应该亲近和享受自然。

作为园林专业的学生,我们要营造什么样的生活环境,更引起了我的思考。城市不能成为高楼大厦的代名词,城市应该是绿色的、生态的。在建筑工作者推进城市化的同时,景观工作者的任务便是保留和营造自然景观。我们不能让城市和建筑成为阻碍人与自然的那片玻璃,也不能对于大自然中其他的生命横加干涉和破坏。我想到日前习总书记来杭州考察西溪湿地时,指着一棵自然生长、老枝横虬的树赞不绝口。自然生长好过人工雕凿,也是在提醒我们保留自然生态景观了。

保持生活的本真,追求自由的快乐;观赏日出和黎明,瞻仰大自然本身。百年前梭罗在瓦尔登湖畔写下的箴言,不仅带给我生活态度的思考,更给我景观设计的反思。“要知道,美的趣味最好在露天培育,在那里既没有房屋,也没有管家。”我们应当亲近自然;保留自然景观,维持园林生态;建设绿色城市,营造精神家园。

愿我们都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,“只静静地微笑,笑我自己幸福无涯”。